- 首頁
- 視點
- 觀察
- 聯盟
- 人物
- 品牌
- 商學院
-
新型建筑工業化要提速了
為進一步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9部門聯合出臺文件,從9個方面提出了37條具體舉措。目前,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情況如何?還面臨哪些挑戰?
22 2020-10-14 -
-
服貿會看建筑服務 | 科技化、國際化、知識密集化
以“現代信息技術在建筑行業中的應用”為主題的建筑服務專題展是在服貿會上首次亮相,這一展區以“融合、創新、綠色、發展”為目標,重點展示了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信息技術與VR、MR、巡檢機器人等創新型智能設備融合,推動建筑業從傳統的人工建造方式
63 2020-09-12 -
報名 | 德國被動房研究所(PHI)中文認證培訓
中國城鄉建設產業協同創新平臺與德國被動房研究所(PHI)授權中文培訓機構德國Jiang-Passivhaus Technik公司(JPT)共同舉辦德國PHI建造師中文認證培訓。
141 2020-08-27
-
【重磅】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新華社北京4月1日電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219 2017-04-10 -
-
【住建部要求】開展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工作
歷史文化街區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核心內容;歷史建筑承載著不可再生的歷史信息和寶貴的文化資源,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開展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筑確定,對于加強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延續城市文脈,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推動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272 2017-04-10 -
為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全面總結三亞“城市雙修”試點工作經驗基礎上,3月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安排部署在全國全面開展生態修復、城市修補(以下簡稱“城市雙修”)工作,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任務目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指導意見》指出,生態修復城市修補是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行動,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足城市短板的客觀需要,是城市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標志。
《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將“城市雙修”作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補足城市基礎設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重點,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治理“城市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打造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讓群眾在“城市雙修”中有更多獲得感。
《指導意見》明確了開展“城市雙修”的基本原則和目標,要求以政府主導,協同推進;統籌規劃,系統推進;因地制宜,分類推進;保護優先,科學推進。要求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雙修”實施計劃,完成一批有成效、有影響的“雙修”示范項目;2020年,城市“雙修”工作初見成效,“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
《指導意見》從四個方面對推動“城市雙修”工作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
一是完善基礎工作,統籌謀劃“城市雙修”。要求開展城市生態環境和城市建設調查評估,編制城市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專項規劃,制定“城市雙修”實施計劃,統籌謀劃、有序推進“城市雙修”。
二是修復城市生態,改善生態功能。要求尊重自然生態環境規律,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采取多種方式、適宜的技術,系統地修復山體、水體和廢棄地,構建完整連貫的城鄉綠地系統。
三是修補城市功能,提升環境品質。要求填補城市設施欠賬,增加公共空間,改善出行條件,改造老舊小區。在此基礎上,保護城市歷史風貌,塑造城市時代風貌。
四是健全保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創新管理制度,積極籌措資金,加強監督考核,鼓勵公眾參與。住房城鄉建設、規劃部門要爭取城市主要領導的支持,將“城市雙修”工作列入城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議事議程。
2017年04月17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城市病”得到有效治理